【文汇讲坛】 讲堂直击|110期现场精彩互动先睹为快《南极VS北极:冰世界的中国梦》

作者: | 发布时间: 2017-05-08 | 阅读数:

2017-05-07李念袁琭璐杨乐文汇讲堂

编saying

昨天(5月6日)下午,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主任杨惠根、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副院长杨剑做客文汇讲堂人文解读“四大未知疆域”(太空极地深海网络)系列讲座之二《南极VS北极:冰世界的中国梦》,分别主讲《南极洲,中国登陆之后》与《北极圈:中国的起点与命运共同体》。此外,讲堂还特邀沪上极地研究机构的学者代表、由作家、导演、戏剧家组成的艺术家队列和探险者共同参与极地讲座。

现场,三百余名听众汇聚一堂,社会科学学者与自然科学家的默契配合、中国极地人勇于挑战攻克难关的精神,一次又一次地赢得了听众的热烈掌声。两位嘉宾除了回答现场听友提问外,还将在今天(5月7日)晚上7点30分到8点在微信互动群继续解答大家的提问。

今奉上现场互动及讲座前“极地人”圆桌交流精要,以供听众先睹为快,两杨(洋)对话将在周一的对话精华版中与大家见面。

讲座前“极地人”圆桌交流——

我们的极地缘:只有开始,没有结束

学者们说:部分极地研究机构代表

晚而后发:各有侧重 各有突破

傅崐成 beat365唯一官网南海研究院院长

beat365唯一官网南海研究院并非只研究南海问题。对于海洋法领域内所有涉及的问题,深海、大洋、极地都很关注。目前在北极航路研究上颇有特色,16年前就已有所关注。我们认为,在解决南海问题的同时,极地的各种政治、法律、经济、渔业、矿产与环保问题,都和南海问题息息相关,互有借鉴的意义。在南海问题上,要展现出以服务代替领导的立场,形成理想的区域管理制度,进一步地影响极地的管理模式,最终造福中国人,造福地球人。

张侠 中国极地研究中心战略研究室主任

我们中心原来的任务是做极地的自然科学研究,在10年前,发生了俄罗斯北冰洋洋底插旗事件后,我们意识到极地研究需要有人文社会科学的融入,作为国家唯一的极地考察机构,必须有这个战略布局,因此,2009年正式成立了战略研究室。从2011年开始,我们重点聚焦极地地缘政治领域的研究。

张耀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海洋和极地研究中心主任

对于极地的研究,国研院在2008年之际就有所涉及,团队正式搭建是在2012年。目前的重点有两大块,一是极地治理,研究者都具有法学背景,手头有两个相关的国家项目;另一块是极地外交,近年来较多关注域外国家对北极治理的参与和互相合作,特别是亚洲国家的北极政策及其北极合作问题。

苏平同济大学极地与海洋国际问题研究中心讲师

同济大学的极地与海洋研究中心建立于2009年,重点关注三个领域。一是北极的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未来几年侧重北极海权和核态势;二是北极原住民研究,未来几年将与北极治理结合;三是北极外交,未来几年侧重科技外交和北极机制。

秦倩 复旦大学国关学院极地问题研究中心主任

我们在合作平台上开始参与极地专项。2011年,配合“十二五”规划,我们做了5年南极地缘政治和法律的研究,接着的“十三五”规划中,将继续五年的滚动。对重要大国的南极战略研究是我们的特色,同时,我们希望研究能为中国参与南极治理找出可参照模式。

艺术家们说:电影导演、舞剧策划、作家

极地冰雪让艺术再度沸腾和升华

吴有音 作家、导演,《南极绝恋》导演、编剧

《南极绝恋》有小说和电影,讲述了在冰冷的世界里发生的充满温情、接地气的故事,这是我创作的动力。小说新版今年四月已经发行,因为读者极为喜爱而销量出乎预料,第二天出版方就决定加印。这是首部在南极拍摄的电影,即将与观众见面,这也是中国南极长城站建站以来,第一次接待的拍摄队伍,我们和长城站的越冬队员同吃同住,在艰苦的环境中,完成了拍摄。现在,我很希望能去北极写下一步电影。在极地,是能让身体和灵魂都得到洗涤的。

韩生上海戏剧学院教授、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多媒体舞蹈诗《极境》总策划/艺术总监

2009年,我们和南极结缘。学院与极地中心和科协联合出品,创排了多媒体舞蹈诗《极境》。受极地科学家的事迹与精神感动,主创人员“含着眼泪”进行创作。作品在2010年获得上海“科技艺术创新奖”。舞蹈诗有继续深化提升的空间,原计划组织编舞、作曲、领舞、设计等主创去极地体验生活和修改提高,打造“2.0版”,并考虑和专业院团合作。排演给了我们三个启示:1、全球意识和环境意识,2,极地科学的大国地位和民族自豪与自信,3,责任意识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全民自觉意识。

韩生总策划的新媒体舞蹈诗《极境》片段

周励 南极北极探险爱好者、旅美作家,《曼哈顿的中国女人》作者

我本人去过四次南北极旅游和探险。2013年、2016年我分别在北纬81度斯瓦尔巴群岛、北纬90度北极点跳入北冰洋冰泳,海水苦咸,冰寒刺骨,我体会到泰坦尼克号遇难者生命的最后瞬间。2013年我曾写过报告文学《极光照耀雪龙英雄》刊登于美国《侨报》,向海外侨胞介绍中国科考大国崛起和感天动地的“南极精神”。我下一步计划要去南极点追梦,寻找百年前探险英雄阿蒙森和罗伯特·斯科特的足迹。

探险者说

九死一生与有荣焉

徐霞兴 资深南极科考队员,获国家海洋局三等功2次,南极冰海沉车成功脱险第一人

我1990年加入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一共参加了七次南极科考,在南极考察时间累计5年4个月。第25次南极科考中,我经历了九死一生,我驾驶的雪地车掉入了冰海裂缝,危急中,我迅速打开门移窗,利用冲进车内的海水压力,奋力推开顶窗逃生。后来被当时的领队杨惠根喻为“自救英雄”。在第21次南极考察中,中国成功登顶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我是其中十二名队员之一。现在,我已经退休,但还经常在大专院校做些南极科考的科普讲座。极地需要更多的年轻人献身其中,我也为自己的极地生涯而自豪。

(整编:李念)

现场互动

难忘经历:观测极光却无法解释、看到队员掉冰海

上海科技大学生物学博士生张钰:我之前参加过两次高原无人区科考,想请问在您多次极地科考的经历中有哪些最难忘?

杨惠根:因为参加科考次数很多,所以,难忘的经历也很多。一类是科学上的,我第一次是去日本的南极昭和站越冬观测极光,观察到了很多现象、发现很多问题,但以我当时所学的知识难以解释和解决,感到很受冲击。另一类是科考的经历,我在担任第25次南极科考队领队时,看到我们的战友中山站站长徐霞兴开着的雪地车沉入冰海,那种揪心的感觉无法用言语形容,这样的镜头定格在心,以后也时常浮现在眼。

青藏高原冻土难题的克服可供南极和北极借鉴

生物制药公司的研发人员李文凯:在南北两极和被誉为第三极青藏高原之间的研究在政治、经济等方面有什么联系吗?哪些方面可以互鉴?

杨惠根:南北两极和第三极青藏高原的性质在科学上是非常不同的,南北两极是高纬度,青藏高原是高海拔,相同的就是这三极的温度都低于零度,水都变成了冰或雪以固体形态存在,都易受气候升温变化的影响。

杨剑:在气候变化上,的确像冰川的退缩,冻土的融解都会对气候带来问题。而中国在青藏公园冻土地区的开发技术可以贡献给北极的和平利用,例如青藏铁路的修建克服了冻土地带的难题并实现了对区域动物藏羚羊保护。在未来北极的开发中也存在着冻土难题,因此,相关技术是这三极科考、开发过程中必不可少的。

中国有责任参与北极事务,权益受限具有合理性

同济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研究生项仁波:在北极事务中,北极国家对中国的期待与中国自身的定位是否有冲突?

杨剑:2013年中国被批准成为北极理事会的正式观察国,北极国家更对中国的北极科考成果分享有期待,同时期望我们为北极治理承担多一些责任、贡献多一份力量。与此同时,因为地缘关系,他们对于域外国家的参与和权利也设置了限制。这种期待是合理的,这些限制也是可以理解的。有为才有位。中国已经发展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又是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之一,中国是北极事务重要的参与者、建设者和贡献者的身份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北极国家的认可。通过科技外交和知识贡献我们可以持续增强我们在北极事务中的重要性,通过参与治理规则的制定将中国的利益融入全人类在北极的共同利益。

开发两极中,可以通过技术降低对环境的破坏

上汽大众翻译项玮:您鼓励企业进驻南北极和平利用,一旦进入必有破坏,彼此是否矛盾?中国参与北极开发有否时间表?

杨剑:掌握经济开发和环境保护这个“天平”在人类的发展过程中一直存在。经济的发展会产生一定的环境代价,但也不能一味保护环境放弃发展,资源有限的人类毕竟还需要发展,这需要在过程中平衡,人类可以通过技术的升级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在两极开发中我们面临的是环境和技术的制约,突破这两个屏障,我国的极地开发技术将会有一个质的飞跃。北极国家都是发达国家,也是法治国家,目前我国企业进驻北极,对于企业走出去提升全球竞争力是一次很好的锻炼。中国在北极的企业并不多,不论是技术问题、合作中的法律问题、资源开采中的环境问题都还处在体验阶段。

杨惠根:北极环境的变化既受当地经济发展的影响也受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是两者相互作用的结果。北极环境气候变化也具有全球影响,如电影《后天》描述的北极海洋输送带断裂所引起的气候灾难也是全球性的,需要各个国家共同承受。所以中国虽不是北极理事会成员国但中国也是北极的利益攸关方。北极政策的制定需要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相结合,《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赋予各国北冰洋自由通航的权利,我们既有合理地利用北极的权利,也有科学探索认知、为保护北极自然和环境做贡献的义务。

北极航道如开通,会为“一带一路”锦上添花

老三届知青罗德华:北极航道的开通对“一带一路”的影响是削弱还是互补?

杨剑:“一带一路”是我国的大战略,既有经济意义也有政治含义。利用北极航道是许多北极国家和近北极国家的期待。北极国家都是全球重要的海洋国家,因此“一带一路”与北极航道的开通的对接无疑会给中国和这一地区的人民带来新的经济机会,可以为“一带一路”锦上添花,特别是对于北极国家,今后完全有可能开创“一带一路”+N模式,分享中国经济发展的快车带来的福利。

成才分享:找对方向非常重要

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周继鹏:您是从工科起步现在成为国际问题的专家,我现在也是一名工科学生,所以您能否分享一下成功经验?

杨剑:我不是成功者。我没有很大追求,从20多岁就认为自己不是历史的创造者而是观察者,不像杨惠根主任就是历史的创造者,在南极从无到有地建造了南极科考站。学国际关系专业并成为智库的成员让我们有机会与国家同步发展,站在国家发展的前沿感受国家面临的国际关系问题,网络、外空、极地这些新问题和新研究都来自于国家的需求。就像我站在雪龙号上既可以看前面的风景,又可以预测有没有风险,这个感觉真的很好。另外我也跟决策者靠近,就像在轮船上靠近驾驶舱,靠近掌舵人,能够知道决策者的思考,能够把握下一步的发展方向。

杨惠根:其实做好任何事情都重在思想,杨剑院长从干具体的工作上升到思想的星空,非常可佩。正确的道路选择最重要,只有正确的方向才能到达预定的目标。极地战略研究为我们极地科学研究也指明前进的方向。

北极的海冰变化无法准确预测,亟需加大综合力度

咨询公司工程师王勇:您提到两极有相同的研究内容,北极因为它特定的地理和政治环境,其研究的进展比不过它变化的速度。那么北极除了巨大变化之外,有没有自己独特的研究内容和影响?

杨惠根:我们现在已经进入了航天时代,地球是一个整体,研究南极问题和北极问题密不可分,当然两者之间也存在着极大的差异。南极洲被海洋所包围,是一块有着1400万平方公里的大冰盖,所以相比北极,其气候变化相对稳定一些。另一个基本特征,南极是一个冰盖,太阳辐射能量大部分被南极冰盖反射回到太空,所以南极气温比北极平均要低20度以上。

而北极地区因为主要构成是北冰洋,北极海洋能够大量吸收太阳光辐射能,又有着大西洋暖流的流入,因此其气候变暖速度非常快,大约是全球气候变暖速度的两倍。2007年北极海冰退缩,形成了有史以来北极海冰覆盖范围的第一个最低纪录,但全世界所有的海冰模型预测的海冰退缩速度都没有实际变化快,而北极的快速变化不仅限于海冰,目前的问题是北极研究产生知识的速度已经远远跟不上气候变化速度,跟不上北极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政策制定的实际需求,这需要全人类的政治、经济、社会和科技等各方面对北极研究的支持。

科学家在极夜时同样需要工作但更知晓太阳的珍贵

闵行区实验小学学生匡子衡:极夜就看不到太阳,那么科学家在极夜的时候除了睡觉还可以干什么?

杨惠根:我想跟你说,在极夜的极地考察工作者除了睡觉还要工作和学习,考察站上二十来个考察队员需要把一座小镇一样的科学考察站运转起来,这里有发电厂、供电、上下水、垃圾处理、食堂、医院、通信、公路交通、各种车辆和机械装备的运行管理,科学家们要进行科学观测和调查工作,工作和生活也很繁忙,虽然没有太阳,人们仍需要坚持正常作息。曾有一篇文章介绍说,“醒来看到表上显示是11点,但不知道是白天11点还是晚上11点”,这是蛮真实的描述。

在极夜有绚丽的极光,如果在地理纬度合适的地方还能看到非常壮丽的朝霞和晚霞、透彻的蓝天、纯红的霞光,这是人间最美妙的景象。漫长极夜的黑暗里你才会感受到对太阳的渴望,极夜之后的第一缕曙光会带给你无限的感动。

雪龙号第一次完成了北极中央航道的穿越

中远海公司王文涛:我非常关心北方海航路的航道问题,第五次北极科考“雪龙号”回程时为何中途改变了航程?是因为政治、环境还是其他原因?

杨惠根:中国第五次北极考察时,我当时在雪龙船上担任考察队领队,我们的计划是沿着东北航道去也沿着东北航道回,走东北航道需要支付俄罗斯领航费用。在从大西洋返回的航程中,我们实际也申请了经东北航道返回,但我们在现场根据实际冰情,努力使雪龙船尽可能往北穿插,依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无害通过规则,我们在斯瓦尔巴群岛和法兰士约瑟夫群岛以北12海里外航行,因此,雪龙船完成了历史上北极中央航道的首次穿越航行。这次航行中,我们也曾尝试到北极点考察,但由于北冰洋中心区的冰情和雪龙船有限的破冰能力,留下了没能登顶北极点的遗憾。

坐轮椅也可以去北极某些国家和群岛

研究机构工作人员邵健明:我因为健康原因必须要坐轮椅,所以想请问如果我也想去北极生活,硬件条件(比如有坡道)和软件条件可以实现吗?

杨惠根:进入北极圈以内就可算进入北极了,以您目前的情形到北极黄河站可能还会有困难,但如果到北极斯瓦巴群岛首府龙羊坪是可以的,那里有商业航线直接抵达,另外如果您去冰岛、阿拉斯加、挪威等北极城市也是完全可以的。坐轮椅能否坐邮轮去北冰洋,有关情况我不是很熟悉,但是,有志者事竟成,我相信, 如果您真的想去,肯定会有办法克服困难,实现梦想。

中国在南极游客名列世界第三

华师大地理专业学生梁逸素:极地旅游业的发展趋势及旅游业发展可能对当地生态环境有什么影响?

杨剑:极地旅游已经成为我们国内旅游的一个时尚潮流,中国在南极的游客量已经排到了世界游客第三位。极地旅游是很好的人生体验,除了欣赏极地独一无二的美景之外,也是一个了解极地环境保护和应对气候变化意义的好机会。把极地的美和人类生存环境结合起来,让人美感受到极地的震撼之美,对气候变化和保护地球有更全面的认识。

(整编:杨乐 袁琭璐 李念)

原文来源:http://mp.weixin.qq.com/s/VHV8J3Vzl4qbAwUMJ1oSPg